Site icon 台灣基進

存有即是差異

#存在即是基進

文/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格瓦推)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表示「未來會延續蔡英文總統的兩岸路線」,中華民國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再宣布台灣獨立的必要。

這與民進黨自1999年通過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相符,民進黨主席做此宣示並不突兀。

而台灣基進從創黨以來,即堅決認定中華民國體制(含憲法、國號、紀元、假日)是無法符應台灣共同體的外來體制,是拒絕本土化的殖民體制。台灣的獨立,必須經由民族自決(可展現為制憲公投)終結中華民國在台灣。

台灣基進與民進黨在國家認同的差異,在於民進黨對中華民國相對包容,而台灣基進主張制憲建國。

差異未必是衝突,端看政治格局。

我曾經數次公開表達,在國際現況與既存選制,民進黨要負擔本土執政的第一政治任務,勢必偏向中間保守的路線。而台灣基進則應定錨鮮明的台獨光譜,一方面回應這份真實存在的民意,一方面使泛綠板塊團結壯大。

這不僅是陳奕齊 – 新一的側翼戰略、定食理論,在民進黨已經全面執政的今天,還可用兩隻腳的分工合作來理解。

兩隻腳的合作,不只可以交互前行,我們甚至可以用運動競技的腳法來類比:一隻腳(民進黨)穩住重心,一隻腳(台灣基進)發動攻擊。

政治的攻防,不論是藍綠競爭,或國際博弈,從來都不能放棄攻擊力啊!

所以,民進黨與台灣基進的差異,尤其是對「何謂台獨」的立場差異,正是兩隻腳的功能差異。這種差異的存在,有兩個效果:

1⃣在「中華民國台灣」作為主流之際,凝聚台灣認同不致潰散,並使之成長。

2⃣使「中華民國台灣認同」與「台灣認同」共同捍衛本土政權的持續。

台灣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台美中的地緣政治潛在衝突,使我們的定期改選充滿干擾與結構性危機。台灣基進長期主張雙本土的政黨競爭才是正解,不僅促成民主鞏固,同時透過分工而產生前進的力量,不只要穩定重心,還要攻擊得分。

台灣基進的主體性就在於清楚並堅持自己的政治光譜,以保台為共識,可與民進黨形成兩隻腳的分工結構。

與民進黨因差異而互補台灣的大局,正是台灣基進存在的價值。

存有即是差異(l’être est Différence),任何主體都是在己的唯一存有。我們應擁抱「差異」的概念。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