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為世界受迫害、戰亂所苦,依舊堅毅的女性祈禱
文: 台灣基進性別發展部

2021年的二二八,台灣基進性別發展部與查某人的二二八作者——沈秀華老師探討過女性在政治迫害、戰亂時所扮演的角色。

時隔一年的二月底,不幸地爆發了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罪行。我們看到有人用戲謔的方式成立「烏克蘭妹緊急收容中心」,現在甚至開始傳出了俄國軍人針對烏克蘭女性性侵、性暴力等事件。但同時,我們也看到烏克蘭的女性士兵勇敢無畏、守護家園,年過七旬的老婦人同樣挺身而出,抵抗敵國侵略。

在歷史的記載中,戰爭、政治,常常都是純男性的遊戲。被羈押判刑、在戰爭中傷亡的往往以男性佔絕大多數,也都被定義為直接的受害者。當時被欺凌、被打擊、被斬斷所有經濟來源、被社交孤立的女性,多被歸類為「受害者家屬」。

我們在二二八事件中也看到,一個民族的記憶與存亡,這些情感的力量和社會連結,常常是必須靠著女性得以延續。透過探討「受害家屬的受暴主體性」,讓我們對於過去的傷痛了解的更加全面,也讓我們對這些勇敢堅強的女性更多了一份尊敬。

(圖右上:Twitter)烏克蘭國民女兵茨維拉(Iryna Tsvila)。茨維拉是一名小學老師、作家,育有五名子女。2014年曾志願參與烏東戰爭,將經歷寫成《戰爭之聲》(Voices of War. Stories of Veterans)。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退伍的她重新投入戰事,卻在基輔保衛戰戰死。

(圖右下:BBC)
家住馬里烏波爾的烏克蘭78歲阿嬤 Valentyna Konstantynovska,報名參加「人民戰鬥集訓營」(civilian combat training),守衛家園。

(圖左上:法新社)
烏克蘭難民選手雅絲特蓮絲卡(Dayana Yastremska)今在法國里昂女網單打奪得亞軍,約44萬台幣獎金全數捐給母國對抗俄羅斯。

(圖左下:美聯社)
「我是俄羅斯人,不要戰爭,我很抱歉」一位美國加州的俄羅斯年輕母親,帶著孩子上街聲援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