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榨乾媒體收入
政府應主動介入談判 連帶討論侵害言論自由問題

你能夠一天不使用Google或Facebook提供的數位平台服務嗎?
嘗試看看,真的很難。

尤其是習慣資訊時代生活方式的年輕世代,舉凡工作、社交、資訊收集都高度仰賴這兩大數位平台;連帶讓舊有的媒體業陷入寒冬。

日前台大新聞所教授林照真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數位平台未付費使用新聞的狀況已經危及傳統媒體的生存。台灣報紙的網路新聞近6成流量來自Google和Facebook,不過平台使用內容未付費,造成廣告壟斷,進而使得報社地方人力大幅縮減超過6成,對報紙發展打擊重大,是新聞環境與民主言論市場的警訊。

看《自由時報》報導「谷歌FB壟斷廣告 政府應協商新聞付費」:https://reurl.cc/p13zx4

據報導,這份報告公布針對三大報的研究顯示,台灣報紙數位廣告雖成長超過6倍,但傳統報紙廣告卻衰退9成,整體呈現雪崩狀態,導致三大報在過去25年,地方新聞中心編輯與記者人力共銳減62%,外派記者更剩下0到1人。報告結論呼籲政府主動要求與科技巨頭進行協商,為岌岌可危的傳統媒體討論合理的分潤機制。

政府主動與科技巨頭談判有許多先例。繼去年澳洲啟動對Google與Facebook新聞強制分潤政策,加拿大也將跟進。Google在本月宣布和德、法等歐盟六國逾三百家新聞出版機構簽署協議,刊出內容將進行付費,各國媒體相繼與Google、Facebook進行協商。台灣至今則尚未有政府與科技巨頭進行談判的風聲。

除了對傳統媒體的傷害,Facebook作為台灣公最大的自媒體、言論平台,是台灣公民社會在社交與公共參與都無法迴避的工具,它相當程度決定了什麼言論可以傳播、什麼言論必須消失,其影響力與所有傳統媒體相加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因此,頻發的、沒有理由與規則的「被祖」爭議,遇到香港反送中、新疆棉等內容就會被降流量的不成文現象,對台灣言論自由環境是致命的傷害,因為當揭露侵略者的邪惡被視為「仇恨」,這關乎台灣民主界線的防衛與鞏固,不容擦脂抹粉、鄉愿以對。

是時候與科技巨頭公司展開談判了!從傳統媒體到自媒體,解嚴超過三十年的今日,對台灣的媒體環境、言論自由最主要的傷害者竟然是商業公司!尤其在自媒體的言論限縮上,Facebook甚至可能是基於中國因素而限縮。政府必須正視這背後的國安危機,主動介入談判,遏止台灣媒體環境、言論環境的傾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