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18歲公民權──從英國看台灣​

唯有青年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結合,才能體現青年參政的意義,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不斷進步,進入社會與政治上的穩定並且成為一個民主更深化的福爾摩沙。

四個不同意 台灣進國際

四個不同意,台灣進國際 守經濟 守民主 守未來

中國紅統滲透也「變種」​ 無黨「非素人」、小黨「假清新」?​

《自由時報》報導,愛國同心會收受中共資助在台發展組織,遭依我國《國家安全法》查辦一案,台北地檢署5日公布調查進度,該會成員承認收受中國國台辦及各省台灣事務辦公室資助,不只介入台灣民主選舉、舉辦餐會賄選,更開設「共產黨黨課」吸收中國配偶,在台灣對台獨、港獨、法輪功活動進行各類政治性攻擊,全案將擴大偵辦。​ ​ 對此,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警告,雖然愛國同心會受中共指示介入相當明顯,但2022年底更出現一些沒有人聽過的「小型政黨」,目前與中國往來密切,不僅如此,其中也有許多前黑道背景的政黨。沈伯洋認為,種種跡象都顯示親中小黨已經進化,用推派青年軍以「素人參選」的模式掩人耳目,已不像過去大張旗鼓的推派紅統候選人。​ ​ 沈伯洋說,中共對台統戰以「青年一代」、「基層一線」雙管發展,所以主要策略就是推派年輕人出來選村、里長等基層公職, 且相較於台灣中央選舉而言,地方選舉更容易干預。常見的方式就是中配拉攏民眾建立在地組織,例如成立「女性XX黨部」,以「政治素人」之名派人出來選。​ ​ 我們親眼見證,從2018年的地方大選、2020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再到近年的罷免,都可以看到親中勢力、統派小黨、紅色力量活躍的身影。中國的滲透手法日益進化,今年底的大選,必定會捲土重來,以更細緻的操作方式,意圖利用台灣的民主制度再度奪取話語權、破壞民主秩序。​ ​ 我們在此殷切呼籲選民們加倍警醒,慎防紅色勢力擴張。但也不禁擔憂,相關抗中法案進程延宕,台灣防堵中國「紅色病毒」的速度,是否能夠趕上其不斷滲透入侵且不斷「變種」擴散的態勢?​ ​ 台灣基進一向主張必須杜絕中國利用台灣的政治、經貿與文化開放的制度進行滲透,也曾在國會提出《境外勢力代理人法》與《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盼能遏止中國勢力透過各種代理模式侵入台灣。目前雖然已有《反滲透法》,然而該法針對滲透行為的認定界線在參選人「選舉公告發布」,但代理行為大多早於政黨初選前後就開始。​ ​ 現行《反滲透法》只針對選舉公告發布後的選舉期間,無法反映台灣現實的政治運作。這也是我們極力倡議應該強化升級抗中相關法案,補足現行《反滲透法》的不足之處的理由。本次愛國同心會案例,以及學者提出的擔憂,再次證明台灣基進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 ​ 台大政治學系教授張佑宗日前也曾在《新新聞》的專欄撰文指出,過去台灣社會對地方選舉是「選人不選黨」,或者仰賴地方派系、農漁會、社區發展協會、宗親會甚至黑道勢力動員的刻板印象,已經逐漸改變。全國性及地方性選舉的界線,也在社群媒體和科技發展之下逐漸模糊。近年來民眾投票偏好的影響因素,也以「政黨推薦」和「對美中關係的看法」占比最高。​ ​ 在這個無黨未必「素人」、小黨未必「清新」的新時代,我們可以自信地宣示,以抗中作為核心理念號召、集結的台灣基進,是絕不可能被中國收買、對台灣永遠忠誠的「抗中第一品牌」。因為我們堅信,人或許會改變,但理念永存,唯有透過政黨理念的凝聚,才能成為撐起台灣民主屋頂,最堅定的支柱。

疑美棄台的真相: 〈興亡之間 — 阿富汗的地緣政治與國家治理〉長文導讀

隨著美國宣布撤軍而「導致」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瞬間崩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立即大肆宣揚「疑美論」、「棄台說」,散播投降主義。 我們必須駁斥「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這類恫嚇,不僅是基於守護台灣共同體的意志,更有客觀條件作為「台灣不是阿富汗」的基礎。

我們的前途:一場基進與日本盟友的對談

《正論》是由産経新聞社發行的政論月刊雜誌,針對日本未來及世界相關局勢進行討論。 ​ 近幾期《正論》都聚焦在美中關係、日本防衛,因此台灣有事議題也成為關注重點,並且在去年底台灣大選後,於2023年2月號,以美中對立的方向為主題特集,針對台灣選後美中台局勢,進行深度的局勢分析評論。在這次的特集中,其中一篇由藤重太執筆的「台湾人が心配する日本有事」,大篇幅收錄了在去年底地方選舉後,與台灣基進前黨主席陳奕齊 - 新一進行的對談。

從桃園神社看華國的厭日情結

桃園市長張善政以部份人士反對為由,將於3/13撤除所有日本神社文化的週邊設施,同時也把天照大神請回日本。姑且不論神社文化園區不能有神社文化相關意象的荒謬感,這種清除日本文化的執著讓人想起了黨國政府的一些往事。

消失的33樓?通往未知的大門?​ 中國恐怖怪談──爛尾樓​

傳說在中國,有家庭住在沒有窗戶、沒有油漆的工業風住宅裡;有少婦預購了33樓的景觀宅,點交的時候開發商說「我們只蓋31樓」;更有預售屋已經全部賣光了,但最後只蓋了社區大門,門後只有空地沒有樓。​

元兇後代當市長主持二二八紀念會 

針對二二八事件76週年紀念日,台灣基進今(27)日召開「二二八沈冤未雪,蔣家市長何時道歉?」記者會,除控訴蔣萬安繼承兩蔣政治遺產卻不願對歷史傷害負政治責任外,也批評中國國民黨地方首長企圖襲奪二二八歷史記憶,同時呼籲民進黨政府應加速轉型正義工程。

誰在挑釁台灣人不遺餘力?

敵人就在本能寺。 這些盤踞在台灣內部的「吳斯懷們」,有些人身在國會,有些人身處地方,有些人更是可以直達中共高層天聽的兩岸買辦。

後疫情時代:回應青年勞動者的心聲

五一勞動節,全台灣的勞工朋友們辛苦了!兩年多來,武漢肺炎疫情徹底改變了社會勞動型態。許多「非典型勞工」出現,諸如遠端科技、自由工作者、短期約聘人力、外送員等,尤其蓬勃發展的外送員行業,全台從業人數已超過十萬,而這些疫情下的新型態勞動者又以青年為大宗。 疫情也讓就業市場存在不穩定因素。我們看到許多年輕人因疫情的震盪,可能選擇進入學院、選擇過渡性工作、轉職、暫緩生育或創業。走出疫情下的就業徬徨,是回應青年勞動者心聲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