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天朝中國與現代藩屬國 – 養套殺再現

近日澳媒ABC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中國佈局南太別有用心」,批評中國以援助之名,行掌控南太國家之實。中國在5/26-6/4日,曾派出外長王毅,出訪南太國家,意圖尋求十個國家與其簽訂「中國-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願景」,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看似中國要發揮「大國」的社會責任,援助其他較未現代化的國家,許多建設看似福國利民,但實際上中國是藉由大灑幣取得南太國家的控制權,其興建的機場與海港,看似作為觀光需求,但卻都符合軍事規格,這將在國際上將成為中國發動戰爭的最大籌碼。

壓不扁的建國百年追求 — 悼彭明敏(1923-2022)

「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理應如此自然而驕傲,彭明敏的一生就是如此價值的見證與實踐者。

國科會核心關鍵技術列14奈米以下IC 比美日更嚴格防中剽竊才是正途❗❗

國科會公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技術範圍涵蓋國防、太空、農業、半導體、資通安全5大領域,半導體則鎖定14奈米以下製程IC製造、異質整合封裝技術。 台灣基進除對政院的堅守科技防線的努力表達肯定外,也呼籲台灣第一線面臨國際認證的技術剽竊大國「中國」的威脅,所提出防中法案應該要「比美日更加嚴格」。

中國很生氣,代表我們做對了

民主國家對抗中俄獨裁同盟的 新冷戰格局底定,除了前蘇聯與東歐國家的積極表態,原本擁有長期中立傳統的北歐國家也紛紛站隊。歐陸與中俄關係緊密的德法,態度也逐步調整,德國總理蕭茲上任後的亞洲行首站選擇日本,而非梅克爾任總理時首重與中國維繫關係,可見其轉變。 遠離中俄已非基於人權的道德應然,而是轉向國際政經齒輪轉變的實然。掌握先機跟上國際趨勢,是政治工作者引領台灣的責任。還沈迷於「經濟中國牌」、「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綏靖發大財」的台灣親中政黨「們」,必然走向死胡同。

國軍改革系列四:國防根本在教育,從軍事訓練制度開始革新

國防部應該系統性、持續性推動國軍國際化,多參與國際訓練演習,增加國際交流,提升國軍與國際軍事

辱華可以,國殤免談

長久操弄著「反共不反中」、「中共不等於中國」那套話術的「華人民主」眾組織,他們的國族認同始終都是中國,不論是現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或精神上的文化中國。台灣對他們而言,就是一個實行民主制度的華人地區而已;即使支持台獨,台灣也只是華人在世界上的國家之一而已。以泛中華主義支持「中國統一」的意識始終存在。

台灣基進北北桃宜大合體!​「北台灣前進陣線」一起拚

台灣基進「北台灣前進陣線」23日在桃園黨部喬遷茶會上宣布成立,基進宜蘭、桃園、新北、台北5縣市的議員參選人齊聚一堂,在黨主席 陳奕齊 - 新一 與秘書長 王興煥(格瓦推) 的見證下團結戰力,共同宣示基進戰隊前進議會的「三大承諾」,包括: 「公費助理,不任用三等親內助理」​ 「專業問政,不演戲作秀延宕市政」​ 「清廉議員,不賄賂也不收受回扣」​

顧托育 好育兒 親子城市

打造孩子安心成長、自然微笑、無慮追夢,更好的未來,是基進入陣的初衷。 2018年,我們喊出「讓政治可及,讓城市可親」,就是希望每一個平凡台灣人對未來的想望,都能透過參與基進這個政治品牌來實踐。 兒童節將至,除了祝每一個台灣囡仔兒童節快樂,這份完成讓下一代幸福生活新國家的信念不變。

統一有布丁 獨立靠普丁?

被國際封殺、制裁的俄羅斯公布一份「不友善國家清單」,台灣也入列;但該名單特別標註,「台灣被認為是中國的領土,但是1949年以後就由自己的政府統治。」

四個不同意 台灣進國際

四個不同意,台灣進國際 守經濟 守民主 守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