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向中國與國際表達不惜動武維護台海穩定安全的明確意志。」—麻生太郎

2023年8月7日,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溫暖訪台,並在隔日於凱達格蘭論壇中發表演說,向台人喊話,強調要做好「戰爭的心理準備」,對敵人來犯有所覺悟,以嚇阻逐漸失控的中國。

麻生太郎第一句話就說,要真實的面對戰爭,這也是台灣基進要向台灣民眾說的,積極面對戰爭,兩者不謀而合。中國對於印太地區和平安定的侵略,不只是台海,對日本對南海周邊國家都感同身受,因此各國的觀點都在改變。

盤點世界各國對於「安全戰略」的國家級報告,從國家安全與戰略層面,討論年度的國際局勢,以及地緣相關國家的態勢。此內容可視為整體國家對於國家安全威脅的想定,除了直接「定義威脅」,也同時指出國家未來發展的目標與展望。其中某些國家更是年年發佈,年年修正。

🇺🇸 美國2022年10月公布《國家安全戰略》與《國家防衛戰略》,兩戰略也明顯點出,中國是主要且不斷進逼的威脅,俄羅斯則有能力在短期造成嚴重問題的區域威脅。

🇨🇿 捷克在2023年的安全戰略報告中,直指俄羅斯是捷克的「直接威脅」,中國則為「體制性競爭對手」,俄羅斯跟中國基於「削弱民主國家影響力的」的共同利益,對捷克(乃至民主陣營)的制度性競爭是長期性的。

🇳🇴 挪威情報局(NIS)發表報告,明確指出俄羅斯預料將在接下來幾年內變得「更專制且軍事化」,更形容烏克蘭的戰爭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場災難」,直指俄羅斯和中國是挪威安全與利益的主要威脅。

🇯🇵 日本防衛省在2023年7月28日發表了新版的防衛白皮書,延續2022年的基調,繼續強調中國的軍事擴張,對周邊造成的威脅,甚至用「迄今為止最大的戰略挑戰」來形容中國軍隊的對外擴張路線。白皮書也認為,烏克蘭之所以遭到俄羅斯進攻,原因在於「威懾力不足」,因此主張日本有必要「根據對方的能力」,來建設自己的防衛力量。

🇳🇿 2023年8月,紐西蘭政府發布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出紐國需要加強國防力量,以面對設備老化、徵兵困難以及中國與西方戰略競爭加劇的問題。報告指出,中國的崛起正在對紐西蘭的舊規範產生影響,「不斷強大的中國正在利用其所有工具和國家力量,而這可能對現有的國際規則和規範構成挑戰。」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對台灣的侵略意圖,他們也都知道中國是各自體制的主要威脅,但台灣卻只有粉飾後的報告,缺乏直指核心的國家戰略。

台灣的國防法規雖然明文要求行政院與國防部應制定國防政策並落實,但檢索過去的資料,除了四年一期的《國防總檢討》與兩年一期的《國防報告書》,並無其他國家戰略報告存在,公民無從得知國家的整體戰略。面對中國日益高漲的武力威脅,「不使民知」是違背民主憲政精神的瀆職。也就是說,國防部掩耳盜鈴,不願明確指出台灣當前的戰略對象:中國。

身為受中國侵略威脅的最前線,台灣的國防相關資訊,總是模糊敵我。若連敵我都不願明確定義,不只會讓中國有機可乘,例如頻發不窮的共諜案,同時會讓抗中陣營的友邦擔憂台灣自保的決心。

💡台灣基進主張

以中國為對象的國家戰略,不侷限在境內,還需發揮台灣身處亞太戰略位置的關鍵作用,強化國際連結,達成區域聯防的效果。如此才能有效地發展以台灣為主體的、世界性的防衛策略與安全策略。

備戰不是為了引戰,而是為了止戰,因此嚇阻的戰略非常重要:強化國防力量,讓中國發動軍事侵略的成本高到無法負荷而知難而退。

「台灣應向中國與國際表達不惜動武維護台海穩定安全的明確意志。」以此意志為基石,台灣才能有清楚切實的「國家安全戰略」與「國家防衛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