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黨主席 王興煥

在總統就職前夕,中國毫不意外對台灣發動了一連串的壓力測試。先是馬習二會套用「中華民族」框限兩岸的政治議程,隨後中國海警闖入金門海域。更嚴重的是,國民黨立院總召傅崐萁拜見國台辦後,立即用違背程序正義的手段強推亂台法案。

中國正從「代議制度、地緣政治及兩岸議程」全面壓迫台灣,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雖已宣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但是面對前所未有的變局,在此向賴總統提出三個明確的期待。

第一,以憲政手段反制中國買辦

台灣面對的第一個新變局是:中國藉由「買辦政黨」控制國會,當藍白在野黨的理性問政已經不可期待,賴總統必須認真思考以憲政手段反制。「覆議、釋憲、解散國會」都是抗衡立法院失控濫權的設計,請賴總統務必為台灣守住民主。

第二,以絕不退讓的態度應對中國的灰色脅迫

台灣面對的第二個新變局是:中國以灰色武裝力量破壞區域和平,縮限台灣的執法主權。作為三軍統帥,賴總統對於中國的灰色威脅絕對不能退讓。退讓無法換得中國的妥協,反而釋放錯誤訊息,鼓勵中國逼進、引發民主友邦的懷疑。

第三,以深化台灣共同體的政治議程站穩全球抗中第一線

台灣面對的第三個新變局是:中國已決心不再讓「台灣問題」繼續拖延,賴總統切莫陷入中國勢力設定的議程泥淖中,而應強化「台灣共同體」的政治工程。

本土政權八年來所奉行的「中華民國台灣」並未達成擴大本土認同的效果,反而兩次大選依舊陷入「亡國的焦慮」,並導致新國會「本土未過半」的格局。

因為事實上,「中華民國」只會給「台灣」帶來三個災難:一、台灣內部認同混亂;二、國際難辨兩個中國;三、內戰史觀引來戰爭。

所以要呼籲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總統,不要再強化台灣與中華民國的綑綁,只有徹底捨棄「中華民國」的包袱,致力打造「台灣就只是台灣」的政治共同體意識,才有可能站穩全球抗中第一線。

正如我認同台灣民意的選擇,所以出席總統就職大典;但是我拒絕中華民國,所以在唱中華民國國歌時端坐,並高舉台灣獨立的旗幟。

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的國家就是台灣,而非中華民國;我們的總統就是台灣總統,不再被中華民國的象徵所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