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俄烏戰爭大量使用無人機戰術,讓世界各國發現無人機在戰場中的重要性,軍事無人機與商用無人機的實戰價值,在俄烏戰爭中得到驗證。在這場戰爭中,俄烏雙方都大量使用了各種無人機。
無人機科技應用如今成為世界顯學,蔡英文總統亦有意發展無人機國家隊。2022年8月13日,「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在台灣南部的嘉義縣正式開設,目標是到2024年中期,建造3,200多架軍用無人機。2023年9月14日至9月16日舉辦的「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中,無人機也是最大亮點。
國防產業就是國防力量。台灣基進也要就國防自主領域,呼籲政府與國防部盤點台灣無人機科技發展進程與應用項目等國防自主項目,以因應次世代戰爭的可能戰況。
❗️硬體漸次齊備,然而軟體應用尚欠完善。
目前國防部的無人機研發方向,是先開發硬體,但是無人機的競爭力主要還是在軟體。2023年的航太國防展覽會展現了民間的科技活力,民間使用的無人機在飛行控制性能、無線傳輸、資料架構、防火牆方面,有著龐大且完整的使用族群,使之得以通過壓力測試與使用者回饋的數據,來改善無人機的人機介面功能。
相對國防部方面,除了中科院所展出的偵察與攻擊無人機系統,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外,目前還沒有看到國防部的機種實際飛行與應用的情況。
同樣地,人員編組訓練也是軟體應用的一部份,也可以說,無人機的實戰價值,端看如何運用。在沒有突破當代科技知識框架的黑科技(如常溫超導體)出現之前,現今的科技發展存在著天花板,性能相似的東西各國都有,只差在功能取向,而至酬載裝備不同。在機體性能大同小異的情況下,操作員的能力與無人機戰術的執行就成為了決勝的關鍵。
國防部與中科院積極研製無人機,取得無人機裝備,但對於無人機該怎麼用?無人機要配屬什麼樣的單位?配屬之後需要什麼樣的訓練?該如何跟本軍種與其他軍種進行聯合作戰?還看不到規劃。
💡台灣基進主張
💪國防預算入法,國防預算應提高到「至少GDP3%」。
面對中國企圖改變印太秩序的野心,北約、美國紛紛以國防預算因應,台灣也應向盟邦展現抗中自保的決心。台灣的國防預算已逐漸調高到GDP的2.4%,但這只能是地板,不能是天花板,應提高到美國建議的3%。
立法修法抓共諜、反中國滲透,建立國防自主防毒機制。
與國際軍工產業合作交流,是國防自主的關鍵,但若不清除中國滲透的現象,對外國國防武器供應商而言,都是關鍵技術遭到竊取的風險;本土國防產業所發展的智慧財產也有可能輕易的被賣到中國,讓一切努力付諸流水。台灣基進持續強調「立法修法抓共諜」及「反中國滲透」的重要性,因為這是國防自主的防毒機制。
💪建立無人機攻守作戰策略與動員編組
除了無人機開發,政府也應加緊編成陸海空三軍無人機部隊,並依據「打、裝、編、訓」的原則進行訓練,擬定完整的無人機作戰策略。為避免敵人對我消耗,或由灰色空間行動升高至更大衝突的風險。國防部應訂定明確的「可疑無人載具交戰準則」與快速下達指令系統,避免去年無人機闖金門事件重演。
此外,〈民用航空法遙控無人機專章〉及〈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自2020年施行至今已3年,現在已經有1萬6千個合格的無人機操作手,戰爭動員時這些人有沒有辦法成為無人機戰術的補充戰力?全動署是否有針對這些人做動員準備編組?國防部應加緊盤點這些資源。
💪加強與民間與國際廠商合作,開放商規軍用市場。
開放商規軍用市場,可以降低開發成本與研發時間,避免繞遠路。亦可解決國防部在後勤維修方面,長年量能不足的問題。讓後勤維修的料件取得更加容易,技術門檻有效降低,維修保養時間可以縮短,付出成本得以降低,以因應戰時可能面對的後勤維修壓力。
呼籲政府向韓國、烏克蘭、美國等民主盟友取經,建立無人機科技、戰術交流平台。面對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應該抱持著開放的心態,思考新創技術與國防產業的結合。避免掉入軍費競爭陷阱,才有可能打破台灣與中國軍事預算懸殊所產生的困局。
國防部不能再固步自封,什麼都想要自己來,既然國防部的改革牛步已經跟不上世界的腳步,就更應該打開大門,讓新創的活水得以浥注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