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定期亡國感、保障幸福到來日
唯捍衛「本土政體」一途!


📌民進黨全面執政8年台灣人喜新厭舊的時刻來到

台灣民意基金會在5月12日、15日,分別釋出2份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47.3%的受訪民眾,「不樂見」民進黨在2024年「繼續執政」,樂見者則為41.7%。另外,則有51.1%的受訪民眾「不支持」民進黨在2024年「繼續完全執政」,支持者則為40%。

該「樂見政黨輪替」的民調結果,顯示出此時此刻的台灣,除了對外面臨中國在軍事、外交、經濟,各領域、全方位的步步進逼之外,也同時對內遭遇本土政權延續的不利情形。


在馬英九當選總統之際,多數台灣人還沈浸在「二次政黨輪替」的喜悅時,國際媒體的報導內容並非一如台灣人所想像的「台灣成為亞洲國家的民主典範,完成台灣歷史上的第二次政黨輪替」;而是台灣人所想像不到的──「台灣人民全體藉由選舉投票的意志展現,選擇了一條走向中國、投入中國懷抱的道路」。


在接下來的8年當中,台灣局勢的發展,完全應驗國際媒體的預判,台灣在國民黨完全執政之下,不僅面對中國敞開大門,歡迎中國勢力大舉滲透,更加速讓台灣鎖進中國、與中國統一的進程,馬英九成為如同習近平一般的「總加速師」。

時至今日,國民黨完全執政所遺留的爛攤子,造成台灣人在面臨每一次的選舉時,總有「定期改選,定期亡國感」的焦慮,顯然已經成為台灣「難以解決的民主困境」。尤其,在2020年韓國瑜參選總統之時,台灣人民的焦慮更加嚴重,如今另外一波亡國感隱然成形。


📌釜底抽薪的解方:台灣需要捍衛的是本土政體

每一次,當台灣內部「喜新厭舊」的時刻到來,台灣人現有的民主生活方式就會發生危機。這個危機出現的主因,在於當台灣人民的認知中,只有一個「本土政黨」做為「本土政權」託付的選項時,依照台灣目前的現況來看,對此本土政權進行監督的,卻往往不是站在一個為台灣大局思考的立場或角度(民眾、時力),甚至是站在台灣主體性的對立面(國民黨)。

因此,當台灣正在積極處理內外交困的情形時,這些扯後腿的力量,將會使台灣在各個領域停滯不前,甚至倒退,進而影響到我們每一個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而當我們渴望現況能改變時,我們只能無奈地將政權交托給這些,從未替台灣大局思考,甚至是站在台灣主體對立面的政黨。這一切,使得我們對「本土政權」的延續,感到遲疑與徬徨。


我們要做的,是跳脫目前台灣人對於「延續本土政權」的認知。我們要做的,其實是要「捍衛本土政體」。一個對台灣有利的「本土政體」=「本土執政」+「本土在野監督」,淘汰一切從未替台灣大局思考,甚至是站在台灣主體對立面的政黨。讓台灣具備完善的「本土雙引擎」,才能推動本土政體的延續。

而台灣基進存在的意義,即是讓本土在野監督成為可能,讓本土政體的延續成為可信,這也是台灣基進在2024年的國會選舉,所要達成的首要目標,也是唯一目標。


📌台灣人需要一個「即便沒有時間關心政治,台灣也不會不見」的幸福

大部分的台灣人,都是為了日常生活奔波,不可能時刻緊盯政治的市井小民,但偏偏台灣的現況又正處在一種,需要24小時看著、關心著,以免一覺醒來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的窘境。

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將近,中國對台手段也不斷推陳出新。最近日媒分析,中國已刻意讓一種言論在網路發酵:中國現在決定強行武統台灣是不切實際的,甚至是危險的,因為將陷入同時在朝鮮半島、台灣海峽、南海、中印邊界,與美國、日本、韓國、澳洲、印度進行四面作戰。藉此降低武統台灣言論的強度,避免造成中國所不希望的反效果。


此時此刻的台灣:內部,正面臨「本土全面執政8年」,台灣人「喜新厭舊」的時刻;外部,中國在去年九合一大選之後,見到藍白機會大增,開始降溫武統言論,讓台灣人誤以為武統可能性降低,並配合國民黨的「要和平」、「拼經濟」,以及民眾黨「統獨是假議題」的訴求,讓2024年很有可能重蹈去年九合一大選的覆轍,原本台灣全體應該關心、討論的議題,逐漸失焦,淹沒在政治口水之中,讓決定台灣未來的關鍵之戰,全面潰敗。


台灣人需要一個「即便沒有時間關心政治,台灣也不會不見」的幸福,唯有讓「本土執政延續」,並讓台灣基進站上「本土在野監督」的位置,共同打造一個對台灣有利的「本土政體」,我們這一個小小的心願,才有機會實現。

在棒球場上,想要贏得比賽的球隊,光靠堅強的投手與守備陣容(本土執政)是不夠的,也必須擁有具備得分能力的打擊群(本土在野監督),兩者相互搭配,才能讓球隊在奪得勝利的道路上,走得更加踏實、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