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無可退的制度之爭
烏克蘭戰爭超過兩個月的同時,上海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人道災難。
中國政府已經聲明:「清零政策」不會動搖。在上海每日確診數仍持續破萬的狀況下,超過2500萬上海市民禁足的日子恐怕還要持續數週甚至以月計。
「我們都快餓死了」、「病毒倒不會死人的,餓要餓死人的。」、「入住的方艙醫院都還沒有封頂……進來以後就所有人都先搶被子、搶床。」、「人們正在死去。」
上週五(4月22日),一部名為《四月之聲》的短片開始在中國的社群媒體上大量流傳、發酵,這些中國網民向政府的對抗則快速被中國官方全面刪除。
身在台灣的我們,很難想像中國能夠完全無視人性、科學與經濟,強制數千萬人禁閉在家,完全仰賴政府的配送與管理。
在對中國現狀感到荒謬、憤怒與批判時,「不能用文明國家的標準理解中國」,是我們一貫認為思考中國議題的根本意識。
中國拿上海這座首屈一指的「模範國際大都市」演出這場「防疫秀」,早已與科學無關,上升為中國特有制度與歐美管制方式的制度之爭。中國的制度必須是優越的,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必須是不容質疑的。
簡單來說,頭都洗下去了,絕對不能輸。
同樣的,俄羅斯也希望透過烏克蘭戰場,重現俄羅斯帝國(蘇聯帝國)的榮光,穩固普丁俄羅斯民族偉大復興的俄羅斯夢,證明「欺負我們的西方國家」所「主宰」的遊戲規則是錯誤的、可以被挑戰與打破的。
「多磕頭,少說話」如果連政府都是錯的,我們還怎麼打倒西方?中俄共同的自憐情緒,也是中國小粉紅心向俄羅斯侵略者的原因。
獨裁的終極難題,在無限上綱的「面子」與「國家大義」前,幾乎沒有退場機制,只能滑稽地把「紅線」不斷往後劃,淪為信仰之爭。
與之相比,民主政體的定期選舉制度固然無法達到長期的政治面穩定。但透過選舉與監督,承認失敗、不斷質疑與修正,讓民主國家普遍更有面對危機的彈性與韌性。
而在攸關國家存續的專業如國防、經濟建設上,民主政體因為需要經過立法機關的審查,呈現的數值與成效較接近真實,甚至為了爭取預算,會將數值與情況「唱衰」;反之獨裁體制容易「浮報」。烏克蘭戰場中,俄系軍武幾乎無法達到宣傳的數據可以證明。
比起「共存」的妥協意涵,「清零」顯然更符合戰狼宣傳戰的胃口。而戰狼真正達到「勝利」之前,多少韭菜被割,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