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防疫優等生 社會改革待加強 抗中保台不及格

台灣基進今(19)日召開「本土執政七週年 國泰民安打幾分?」記者會,依「台灣防衛」、「社會改革」、「外交防疫」等三大面向盤點,將外交防疫評為「優」、社會改革評為「待加強」,並將包括國防改革、全民防衛、抗中工程在內的台灣防衛一項,評為「不及格」。

台灣基進高雄市議員張博洋首先表示,近期多項民調皆指出蔡政府7年施政滿意度平均約5成,但同時卻也有超過5成民眾「樂見」或「認為」2024將政黨輪替,民心思變的選民「喜新厭舊時刻」再度來臨,回頭檢視執政成績,才有可能達成延續本土政權的重大挑戰。

針對外交、防疫面向分析,台灣搭上全球抗中順風車,雖沒有打著台灣獨立建國的大旗在世界走動,但「台灣」二字的國際能見度已達到幾十年的高峰,站上世界舞台中央。他說,面對中國武漢肺炎,台灣雖長期被排除在世界衛生體系,卻在政府、醫護、人民的通力合作下,展現民主社會的自律和團結,更向國際社會伸出付出不求回報的Taiwan Can Help援手。

因此在這個部分,台灣基進給蔡政府「優等生」的評價,努力的人不會被埋沒,但考試優等不代表高枕無憂,防疫期間氾濫的假訊息、外交升溫伴隨的中共疑美論認知作戰仍讓政府疲於奔命,民間無所適從。期許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正視國家隱患,主張信賴台灣的同時,也應建構值得信賴的國防體系。

台灣基進嘉義黨部主委翁渙瑤 Ang Huàn-iâu則指出,蔡政府過去七年社會改革速度太慢,但基於政府的改革意願,仍給予「有待加強」的評價。翁渙瑤盤點包括永續能源、區域電網平衡、空污等問題,尤其是交通問題及公共安全方面都必須快速檢討改進,別再發生「今天公祭、明天忘記」的憾事。翁強調,如近期幾次物價波動,政府都應該更快速公開資訊,盡快穩定民心,勿讓中國認知作戰有機可乘。

在母語文化及轉型正義方面,政府在去年5月宣布投入500億發展國家語言,但目前教育現場尚未看見突破性轉變;轉型正義更是在促轉會解編後被邊緣化。他說,所以蔡政府社會改革方面,台灣基進評價為「有待加強」。

台灣基進高雄黨部執行長楊佩樺-可以胖不能壞以軍眷身分提醒,面對中國威脅,國防、民防和心防都非常重要,然而近五年內統計至少200件共諜案,更傳出有500名退役軍官想中國的黃埔紀念大會。她痛批,「黃埔精神」已然成為中國統戰的一大破口,黃埔出身的國防部長,放縱黃埔精神變成統戰媒介,難道不覺得丟臉?

再者,民主盟友美軍有意傳授軍事技能及觀念,國軍高司卻認為「不用全部照美軍的方式」,刺槍術可以「讓老美嘆為觀止,向我取經」,這種故步自封又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就是軍隊留不住人的主因。

而國防部出版的《全民國防手冊》也早已被發現毫無戰時可用性,紙本銜接的網路連結失效、錯印、應付了事,經過一年仍毫無改進,這個應該會比刺槍術更讓老美歎為觀止吧!

《反滲透法》施行至今超過三年,卻僅一位里長候選人因涉及贈送中國快篩給選民被起訴。她強調,中國統戰越加新穎,電子看板、社區或宗教交流、假誠品客服、走私螺獅粉食品包裝統戰標語、進口玩具等,都是新的潛移默化統戰方式,卻不能用《反滲透法》防堵。

台灣基進曾提出更能夠防堵中國統戰的《代理人法》,卻躺在立院委員會中未能推進。中國今年已通過《反間諜法》,擴大定義「間諜行為」,台灣若不積極反制或防堵,將讓中國持續侵門踏戶。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格瓦推)最後強調,對執政黨而言,選舉結果就是公民社會最真實的評分。認知戰無孔不入,政府亦有責任。王興煥指出,民主政治與社會契約的本質,該被檢討的是權力者;公民社會對政府的批判,不需太體貼。

的確,喜新厭舊的氛圍確實存在,但這是概括卸責的講法,蔡英文政府轉型正義淪為口號,不符當初太陽花後的民意、反送中後的民意。而境外勢力的干擾猖獗,蔡政府亦有責任。民進黨這七年最大的貢獻,就是讓國民黨在野。因為本土政權不論好壞,都千百倍優於親中政權,因為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不想被中國控制。

台灣需要本土執政,亦無法承受親中政黨上台帶來的後果。然而,即使2024年保住本土執政,但亡國感危機遲早會疲乏,「換黨做做看」遲早會徹底淹沒「當台灣人還是當中國人」的抉擇。

因此,以雙本土政黨搭建「本土執政治理」與「本土在野監督」的本土政體,是保證喜新厭舊不換親中政黨執政的唯一解方。國會需要「轉型正義」、「抗中保台」、「正名制憲」都比民進黨不妥協的台灣基進存在,徹底解決定期改選定期亡國感的民主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