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美國祝賀中共建黨百年的方式:TIFA 復談!

台美TIFA復談是為了台美BTA做準備,而台美BTA會是打開台灣與各國經貿對話的重要關卡。美國此時進行台美BTA的前置工作,是將對台貿易政策和安全&外交政策趨向一致,降低台美關係受美中關係的限制。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感同身受 中俄是台獨認同總加速師

根據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最新一次的民調顯示,有52.7%民眾支持台灣獨立;與半年前相比成長許多,這個調查明白指出,烏俄戰事對使我們更明白主權獨立的重要性。

馬英九喊「振興中華」背後偷渡「兩岸統一」

習近平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馬英九湊上去喊「振興中華台灣加一」,有了中國這種外患配上馬英九這種內憂,我們要問,馬英九憑甚麼拿台灣的元首禮遇?不僅不配,請「中國先生」馬英九將過去8年8千萬的總統禮遇吐出來還給台灣人民,想當中國人自己爬過去,不要拉台灣人下水!

四個不同意 台灣進國際

四個不同意,台灣進國際 守經濟 守民主 守未來

每一支中國手機,都是習大大的眼睛

NCC6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小米推出的「小米10T 5G」手機輸入「台灣獨立」、「解放西藏」、「六四事件」等等中國敏感文字後會阻斷連網,並回傳瀏覽紀錄,動機可疑。

烏俄戰爭百日啟示-如何因應中國改用長期封鎖取代奪島作戰?

烏俄戰爭至今已滿百日,原本俄羅斯期待以閃電戰速戰速決,由於烏克蘭的頑強抵抗,已演變為持續僵持的資源持久戰。烏克蘭在泛西方國家或明或暗的支持下,與軍事、經濟、人力資源都略勝一籌的俄羅斯對抗,已促使世界回到冷戰格局的意味。然而,望向與歐洲有陸路相連的烏克蘭,台灣作為海島國家,烏俄戰爭百日的延長賽,更是對台灣的深刻警惕。

烏克蘭獨立日​ 自由民主終將勝利

1991年8月24日,蘇聯發生政變,當時蘇共鷹派不滿時任領導人戈巴契夫將權力分散給各加盟國,企圖透由政變來恢復蘇共黨中央對於整個蘇聯的掌控,也意在減緩加盟國對於蘇聯的離心浪潮。​

見林義雄前輩

能一舉改變兩大黨僵固政治結構的外力(例如太陽花運動)難以期待再現;不可否認,2014年那股力量被濫用了。 ​台灣基進打造本土雙引擎使台灣民主鞏固的戰略,也不應期待於不可預期的大勢再起。 台灣基進有十年的知識儲備、十年的選舉入陣。我們在大原則方面二十年如一,而且毫無猶豫,例如總統選舉、公投判斷。

日本觀察系列(4) – 李登輝與安倍晉三​ 台灣與日本的國家正常化任務​

1999年的今天(7/9),李登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提出台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目的是要阻止江澤民,在中共50週年國慶日(1999年10月1日),當著眾多外國領袖的面宣布,海協會汪道涵訪台時,雙方將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展開政治談判。​

禁了石斑還不夠? 習近平20大急了?

中國自2021年來,屢次利用台灣的農產品進行兩岸貿易戰,包括鳳梨、蓮霧、釋迦,以及稍早的石斑魚,這次的水產產品。各種蟲害、病毒等理由,一再上演,而且每每以片面且突襲的手段,企圖影響台灣經濟,戕害台灣農漁民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