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Q行動開跑,顏家為何低調回應?!陳柏惟執行長李雨蓁曝關鍵。
李雨蓁發文指出,一旦罷免失敗,或同意票票數難看,等同宣告顏家的2024敗部復活之戰提早畫下尾聲,兩年二連敗所要面對的情勢,不是罷免團體能夠負責的。
李雨蓁說,顏寬恒也曾經透漏自己「說什麼都不對」,顯示罷免團體也讓他承受了不少壓力。罷免對於顏家來說,未必是件穩賺不賠的生意。
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的奠基者 — 悼李前總統辭世
「台灣要交給你們了」,這份沈重的囑託,飽含著李登輝總統對生命的答案與對台灣共同體的終極關懷。
從「我是誰」的思索到「我就是不是我的我」的廓然大公,東西文明在李總統生命中所鎔鑄的,不只是洞察台灣必須「脫古改新」的智慧,還有為公奮鬥的躬行實踐。所以從「台灣人的悲哀」到「新時代台灣人」,從歷史記憶到未來願景,李總統以公義、勇氣、惻隱、躬行等武士道精神扛起台灣的十字架,推動本土化與民主化的交織前進。
面對後五二零新局,對蔡英文總統的期許
在國際政經局勢的牽動下,蔡英文總統以歷史性的高票勝選,反轉2018年的劣勢。這固然是台灣民主的幸運,但如何延續這個幸運,還得看連任政權如何續力。
台灣與中國的問題,勢必要放在地緣政治與經濟全球化的夾纏中理解。當年阿扁總統除了受限於朝小野大之局,推動台灣主體性的政治工程也受到國際政經局勢的壓制:例如美國切入後九一一的反恐模式而不樂見台海發生變數,又如中國的「入世」對台灣經濟產生的「磁吸效應」,一方面導致經濟成長瓶頸與工資停滯,一方面也大大提供了中國操弄台灣內部政治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