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德恩共諜案僅以「貪污」論罪令人憤怒與心寒!
前陸軍步兵訓練指揮部前作戰研究發展室上校主任研究官向德恩,2020年1月簽下「#投降承諾書」,向中國允諾「#盡自己能力為祖國效力」,高雄地院昨日以貪污罪判徒刑7年6月,遞奪公權4年。我們認為,向姓嫌犯行為已觸犯《刑法》「#外患罪」,高雄地院僅以「貪污罪」論處,不僅難以服眾且亦未能有效遏止中國對台滲透之行為,令人遺憾。
從克里米亞看金門:烏俄戰爭一週年反思
試想,當和平公投完成後,民間輿論要求國軍從金門撤軍,中國公安武警以保護金民人為由進駐,此時此刻的台灣內部會有多混亂?缺乏團結意志,人心浮動之際,中國再施加高張力的軍事威脅,又有多少人能抵擋那紙「和平協議」的誘惑,美日等國絕無置喙之地,開始考量放棄台灣的備案計畫。法理上對國際社會欠缺論述,對內眼看中國不斷對金門施予各種形式統戰而不見,假使今年這一刻來臨,我們不能只會天佑台灣。
如果中國能掌握台灣人個資?台灣需要更進化的法案工具
iRent共享汽機車服務,經媒體報導,儲存用戶個資的雲端資料庫,並未加密,用戶個資可任意瀏覽,包括:姓名、手機、地址、自拍照片、部分信用卡資訊均有外洩之虞。
預估可能受影響用戶,高達10萬人,並有數百萬個信用卡部分卡號,可能外洩。
2023就是積極備戰!
日前有媒體獨家視訊專訪烏克蘭議員,同時也是烏克蘭選民之聲黨(Golos)黨魁盧狄克(Kira Rudik)時,她非常實際也非常誠懇地說:「如果烏克蘭有多至少 一年 的準備時間,我們會建更多防空洞,我們會做更多訓練,我們會讓平民和軍隊做好準備,確保每個人知道怎麼因應。」